—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型。“三智一芯”產業布局基本形成,智能制造試點企業由668家增加到1041家,獲批全國第三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,產業鏈建設獲國務院通報表揚。
——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。全市4.65萬戶13.42萬名貧困人口告別貧困,1107個邊緣戶家庭遠離貧困;助推龍山等8個幫扶縣全部脫貧出列。
——生態環境質量創近年來最好水平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4.4%,國、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持續保持100%,瀏陽河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河湖。
——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全面提速。中國(湖南)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正式揭牌;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增長70%,增速居全國前列;中非經貿合作創新示范園開啟中非合作新篇章。
附件:長沙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(全文)
![](/images/pdftu.gif)
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.5萬億元,增長2.7%,5年年均增長6%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155.8億元,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1.6億元,年均分別增長4.4%和5.4%
生產總值263.5億元,增長3.0%;固定資產投資217.39億元,增長2.6%,總量排名全省縣級市第一;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.92億元,增長0.3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.1個百分點
新簽約、開工、投產產業項目分別達到715個、610個、486個,四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1%,高于規上工業12個百分點,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.4%,占比46.6%
出臺促進經濟平穩發展30條、穩就業28條,累計幫扶企業37.6萬家,解決用工275萬人,撥付穩崗補貼等財政資金21億元,減免緩稅費514億元
生產總值1354億元,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.1萬元,均居北部生態發展區第2位,年均分別增長5.1%和6%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元、達105.1億元,年均增長5.9%
出臺穩就業22條等政策舉措,幫扶292.5萬農民工返崗復工,為退役軍人提供崗位15.7萬個,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1.6%,城鎮新增就業43.2萬人
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778個、竣工1826個。商合杭高鐵全線貫通,合安高鐵建成通車,蕪宣機場建成試飛,建成5G基站29415個
生產總值恢復到上年的95%以上。進出口逆勢增長8.8%。糧食再獲豐收,總產量545億斤。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。市場主體凈增29.4萬戶,辦稅市場主體凈增22萬戶
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158.4億元,增長0.2%;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79億元,增長0.9%;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.2%;城鎮登記失業率3.8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60元,增長3.4%
存貸款余額均突破2萬億元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增加到2.4萬億元,增長70.8%。上市企業數量從28家增加到35家。金川公司入圍世界企業500強
城鎮新增就業49.3萬人、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.6%,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15.5萬人。基礎教育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專項招聘3.9萬人
涌現出紅旗品牌汽車、復興號高鐵、吉林一號衛星等標志性成果,冰雪旅游、生物醫藥等發展勢頭強勁,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水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