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器人商業化飛輪模型:機器人的智能化能力提高需求借助海量場景的持續訓練,而商業化的前提是大批
量制造下的質量把控與降本。因此,機器人行業商業化形成了“大量制造—場景打磨—快速迭代”的飛輪模型。因此,我們認為互聯網企業、車企、初創機器人公司有望引領行業發展。
初創企業一機制靈活與創始團隊背景占優。通常情況下機器人企業的創始團隊在某一領域(運動控制為主)
有技術領先,同時機制靈活可以有效激勵團隊,保持產品的快速迭代。
互聯網企業一軟件能力是核心。當前國內互聯網公司多在語言模型有所布局,未來有望拓展到具身智能模
型,掌握智能化提升的關鍵能力。
車企 一制造為主,軟件為輔。汽車工廠是人形機器人最有可能率先大批量應用的場景,同時車企的規;
降本能力突出。此外,智能駕駛與人形機器人被認為是具身智能的兩個終端應用,在技術底層上具備一定的共同性。
國內機器人企業分別瞄準三類下游一工業、家庭、泛通用(即工業&家庭),經歷了從非人形到類人形,再到雙足人形的演變過程,適應工業場景的迭代
星動紀元,傅利葉,宇樹科技,星海圖,坤維科技,本末科技,智元機器人,帕西尼,開普勒,大象機器人,有鹿機器人,銀河通用,松延動力,鈦虎機器人,眾擎機器人
河南省機器人產業基金,唐山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,新昌機器人產業園配套基金,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,吳中區機器人產業基金,粵科智能機器人基金,東莞清水灣二期創業投資基金
2024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量達到1051.9萬套,較上年增長34.29%。隨著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落地加速,2025年服務機器人產量將達到1157.1萬套
2024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90億美元,2025年達到328億美元;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,2024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738億元,2025年達到850億元
《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》《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》《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》《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》
,OmniManip 創新性地引⼊了 VLM 規劃和機器⼈執⾏的雙閉環系統設計,作為⼀種免訓練的開放詞匯操作⽅法,在各種機器⼈操作任務中具備強⼤的零樣本泛化能⼒
探討了復合多態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重要實現路徑的技術特點、應用場景及未來發展潛力。報告通過多模態感知、多場景適應和功能解耦等技術核心,全面分析了智能機器人如何革新服務與生產模式
中國市場AG V/AMR專用激光雷達銷售數量約 210000 臺, 銷售規模約 8億元; 相信 3D多線 激光雷達將在移動機器人領域迅速打開市場
測算出陪伴機器人在老年人群中的潛在需求約 4200億元人民幣,陪伴機器人在青年人群中的潛在需求約5000億元人民幣,在醫療場景下也有較大的應用前景
人人都需要陪伴,中國陪伴機器人潛在市場需求近萬億;老年人群中的潛在需求約4200億元;在青年人群中的潛在需求約5000億,自閉癥兒童的情緒監控領域也有較大的應用前景
全球5歲以下患自閉癥兒童人數超過60萬人,平均每個兒童每年花費6萬 美元,每年治療費用約360億美元。假設當前的陪伴機器人價格為6500美 元(參考東芝的宮原香苗機器人價格6500美元~12000美元),若每個自閉 癥兒童配備一個陪伴機器人,潛在市場需求為39億美元